11月2日下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正式召开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。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,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。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,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,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,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,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推进高质量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紧盯解决突出问题,提高改革的战略性、前瞻性、针对性,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、基层所盼、民心所向,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、高效联动。
本次会议指出: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,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、战略性作用。全面推行林长制,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,坚持生态优先、保护为主,坚持绿色发展、生态惠民,坚持问题导向、因地制宜,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责任体系,明确各级林长的森林草原保护发展责任。
什么是林长制?
“林长制”是林业发展的一个整体概念,细化到政府工作中就是:一要大力发展特色高效林业,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,维护生物多样性,增强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;二要深化各项林业改革,创新体制机制,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;三要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,层层压实责任,协调各方力量,确保一山一坡、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、责任到人;四要拓展公众参与渠道,营造全社会尊重自然、爱林护绿的良好氛围,全面提升林业生态、经济、社会三大效益。
推出目标:
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例,安庆市以林长制为抓手,全力全域推进,大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了森林的生态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发展。如今,绿色森林正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。数据显示,2017年全市林业产值363.5亿元,与上年相比增长12.7%。实施林长制以来,安庆市压实各级林长职责到乡镇、村并落实到山头地块,实现林长责任网格化管理。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及工作机制,在增绿、护绿、用绿方面大胆探索,强化机制与举措创新,探索并固化林长制成果。
安徽省安庆市林业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、安庆市林长办主任罗敏介绍说,安庆市已在全国率先启动林长制实施规划编制工作,聚焦“护绿、增绿、管绿、用绿、活绿”五项任务,坚持“问题导向、示范试点、全程管控”原则,建立可分解、可实施、可监测、可考核的指标体系,确保林长制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为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,江西省将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,全面推行林长制,力争到2018年年底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林长制管理体系。
实施动态:
2019年4月,国家林草局同意支持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。根据《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》,安徽省提出五大任务17项具体举措,其中包括强化护绿,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安全,加强自然保护地统一监管、林业资源安全巡护、生物多样性保护;加快增绿,推进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,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,推进城乡绿化融合发展,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,推动区域林业生态整体提升。
2019年12月13日,从安徽省安庆市林业局获悉,安庆市出台《安庆市实施林长制条例》,并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,将行之有效的政策、制度和有益经验上升到地方性法规的高度,让保护林业资源从“有章可循”到“有法可依”。
截至2019年底,全国有安徽、江苏等2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全面或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林长制。
2020年1月19日消息,北京研正在究建立具有首都特点的“林长制”,平谷区是首个试点区。
2020年4月17日消息,江西省林长办印发《2020年林长制工作要点》和《“护绿提质2020行动”实施方案》,明确了2020年林长制工作的重点。